肝臟超聲檢查是肝臟疾病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法,主要用于檢查肝臟的大小、形態、邊緣、回聲、脾臟大小、內部回聲、邊界、肝內膽管和血管等。
1、大小:肝臟正常大小一般為長5-6cm,寬2-3cm,厚1-2cm。當肝臟體積出現縮小,或者出現局部腫大時,則需要通過肝臟超聲檢查明確是否存在肝纖維化、肝硬化等疾病;
2、形態:正常肝臟表面呈光滑、邊緣規則,肝臟呈現均勻略低回聲或者不均勻回聲的表現。當肝臟出現彌漫性炎癥改變,或者出現腫瘤時,肝臟會出現局灶性改變,出現不均勻的低回聲或者高回聲表現;
3、邊緣:根據肝臟邊緣的形態,可以判斷肝臟是否存在脂肪肝、肝炎、肝硬化等疾病。若肝臟出現局灶性病變,邊緣呈不清晰的高回聲或者低回聲表現,則應考慮存在肝癌的可能;
4、回聲:正常肝臟組織呈中等回聲,當肝臟出現彌漫性病變,或者出現局灶性病變時,可表現為低回聲或者高回聲,應警惕肝硬化、肝癌等疾病的發生;
5、脾臟大小:正常脾臟長5-6cm,厚2-3cm。如果脾臟出現腫大或者腫瘤,可導致脾臟增大,通過肝臟超聲檢查可以發現腫大程度以及是否存在腫瘤;
6、內部回聲:正常肝內回聲均勻,當肝內出現局灶性病變,或者出現彌漫性病變時,可表現為內部回聲不均勻。
此外,超聲檢查還可用于對肝膿腫、肝包蟲病及肝內膽管結石等疾病進行診斷。由于超聲檢查的技術不同,其表現也會有所不同,如二維超聲顯示為圓形或者橢圓形無回聲區,而彩色多普勒血流圖顯示為高回聲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