髖關節超聲檢查屬于較為常見的檢查方式,對于懷疑存在髖關節疾病的患者,可進行髖關節超聲檢查,一般采用經腹股溝途徑和經會陰途徑兩種方式。醫生會根據患者具體情況,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。
1、經腹股溝途徑:經腹股溝途徑是指在腹股溝韌帶下方進行超聲檢查,一般探頭放置于腹股溝韌帶下方,能夠顯示整個髖關節的全貌,觀察髖關節是否存在積液、囊腫、血腫等情況;
2、經會陰途徑:經會陰途徑是指從肛門處進行超聲檢查,探頭放置于會陰部位,通過探頭觀察髖關節局部是否存在囊腫、血腫、淋巴結腫大等情況。如果需要觀察髖臼窩是否有積液,也可以經過此途徑進行檢查。但由于會陰部清潔較為困難,臨床上一般不會選擇此種方法進行檢查;
3、兩種探頭:一個是經腹股溝途徑,另一個是經會陰途徑,兩種探頭都可以對髖關節進行檢查。經腹股溝途徑探頭放置于腹股溝韌帶下方,能夠清晰顯示髖關節周圍骨骼、肌肉等組織的情況,可對髖關節內部病變進行相應診斷,包括股骨頭壞死、盂唇損傷、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,甚至是股骨頸骨折等;
4、其他:如果患者不愿意經腹股溝、經會陰部進行超聲檢查,也可以選擇經臀部超聲檢查。臀部超聲檢查需要患者保持側臥位,暴露臀部,能夠清晰顯示臀部軟組織、肌肉等情況,對臀部疾病的診斷有重要作用。
患者進行髖關節超聲檢查前,需要將金屬首飾去掉,并保持平躺姿勢10-20分鐘,以免影響檢查結果或造成皮膚損傷。此外,由于髖關節超聲檢查屬于無創檢查,因此不需要空腹進行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