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超聲檢查是指在口腔內通過超聲波掃描,對牙齒、牙周、根尖等組織進行檢查的一種檢查方式,可用于檢查口腔內的疾病,如牙齒疾病、牙周疾病、根尖疾病等。
1、牙齒疾病:如牙齒腫瘤、牙髓病變、根尖炎等疾病,通過口腔超聲可觀察到患牙的形態、位置、大小,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,并可通過超聲波影像清晰地顯示病變部位;
2、牙周疾病:如牙齦炎、牙周炎等,在口腔超聲檢查下,可清晰顯示患者牙齦的形狀、色澤、腫脹程度,以及是否存在牙槽骨吸收的情況。此外,還可以觀察牙周袋的深度以及是否存在牙槽骨吸收等問題;
3、根尖疾病:如根尖囊腫、根尖膿腫、牙源性囊腫等疾病,在口腔超聲檢查下,可清晰觀察到囊腫的位置、大小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。如果是膿腫,還可以觀察到囊腫內部的具體情況,并可顯示出病變范圍;
4、其他疾病:如頜骨囊腫、成釉細胞瘤等疾病,在口腔超聲檢查下,均可表現為邊界清晰的腫物。對于部分腫瘤患者,在口腔超聲檢查下,還可觀察到腫瘤的具體范圍,并可進行初步的良惡性判斷。
此外,由于口腔超聲檢查無需進行麻醉,所以適用于老人以及兒童,一般不會出現不能耐受的疼痛癥狀。進行口腔超聲檢查前應注意避免佩戴金屬物品,如手表、發卡、耳環等,以免影響檢查結果。在檢查過程中,醫生會根據病情的需要對病變部位進行多層面的掃查,所以在檢查結束后,患者也應避免立即進食,以免食物碎屑或其他物質堵塞氣道而引起窒息。